原标题:武汉公安提升民生案件打防效能,今年上半年全市盗窃刑案降幅超五成
极目新闻通讯员 郑成波 詹绾 黄若灵 王辉
“我的钱包被偷了,小偷转眼就跑没影了!”7月13日,市民王女士在江夏区纸坊街某菜场买菜付款时遭遇扒窃。接报后,武汉市公安局江夏区分局纸坊派出所民警迅速出击,仅用一小时便成功规劝嫌疑人黄某投案自首。
王女士的经历是武汉公安高效打击民生案件的一个缩影。7月28日,武汉市公安局介绍,今年上半年,该局聚焦盗窃、抢劫、诈骗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民生案件,健全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全力提升打防效能。截至目前,全市盗窃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55.2%。
民警抓获盗窃嫌疑人
战区协作 现案快破
“月亮湾码头电动车被盗,请立即上案!”5月7日8时,李先生报警称其价值3900元的灰色电动车被盗。警情通过一体化指挥平台秒级响应,同步直达武昌区分局侦查中心“徐东战区”和“民生小案专班”。
“徐东战区”分片负责的杨园、余家头、徐家棚3个派出所的刑侦民警闻令而动,协同作战。民警王李明陪同李先生现场勘查的同时,民警秦一钊已同步接收实时现勘图,立即倒查监控,仅用10分钟便锁定3名嫌疑人基本特征。“民生小案专班”随即提供精准技术支撑,锁定嫌疑人藏匿地点。
2小时后,战区民警直扑6公里外的某KTV,将正在庆祝的江某等3人当场抓获。
民警黄仁飞在楼下查获被盗电动车,并高效完成现场扣押、物价鉴定等法定程序。当日下午,李先生便惊喜地领回爱车。依托战区协作机制,三所民警无缝衔接,实现“发案、破案、挽损”全流程极速闭环。
此前,民生小案因嫌疑人流动性强、侦查资源分散等问题,面临侦破难、追赃难、返还慢的困境。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基层民警也因“案多力薄”倍感压力。
针对这些痛点,去年7月,武昌区分局创新推出“战区”模式,将全区21个派出所的办案队组建成“五个战区”,并整合相关警种组建“民生小案专班”,构建集信息研判、现场勘查、视频追踪、调查鉴定于一体的闭环机制,为高效破案提供强力支撑。
据了解,为确保每起案件都能“快侦快破”,五大战区配套“248”分级响应机制:2小时未锁定对象,探长上案,整合力量,突破视频盲区,精准追踪;4小时未突破,队长提级指挥,统筹分局资源,织密“视频+技术+抓捕”立体合围网;8小时未告破,班组攻坚,梳线索、串类案,推动由“个案突破”转向“类案深挖”。
此举有力保障了案件侦破资源精准快速投入,确保民生案件发案“即盯、即研、即破”。今年以来,武昌区传统盗抢骗现案破案率高达82.1%,依托战区协作机制,大批民生小案得以快速侦破,有效推动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双提升。
“徐东站区”民警在研判警情
智能勘查 效率倍增
“店门被砸,数千元的香烟被盗!”5月13日清晨,江岸区某烟酒店报案。现场一片狼藉,但江岸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技术民警唐骏细致勘查后,在墙角成功提取到关键微量物证。
唐骏迅速掏出警务通,指尖轻点打开“鑫警务”APP,“咔嚓”一声将物证信息拍照上传。“嫌疑人尹某,51岁,有前科,逃至辖区某菜市场!”不到10分钟,区分局侦查中心的精准信息反馈回来。快反队员闪电出击,一举抓获嫌疑人,并成功侦破另一起积案。
“过去,我们现场提取物证信息后,需返回录入系统、人工标注特征后再发起比对,耗时长达2至3天。如今,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的‘鑫警务’智能勘查系统,可在现场完成信息采集,24小时在线智能匹配,最快3分钟反馈结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唐骏感慨道。
作为科技赋能基层的关键支撑,“鑫警务”APP凭借“即时采集、即时比对、即时反馈”的高效运转机制,已成为民警现场物证勘查的办案“加速器”,并在市、区两级侦查中心全面推广。
据悉,该系统将信息流转关键环节耗时大大压缩,今年以来已支撑多起扒窃、入室盗窃等民生案件实现快侦快破、即发即破。
民警联合武警在街面开展联防联控
主动预警 精准防范
“该流窜团伙在汉正街有作案嫌疑。”6月3日,科技信息化支队提取异常数据,搭建智能预警分析模型,通过对全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在浩如烟海的数据库中发现端倪,成功锁定并预警了外地来汉人员吉某等人的犯罪风险。
预警线索第一时间流转至硚口区公安分局。民警经多方走访调查,确认该团伙已在辖区多家商户进行踩点预谋。
6月6日,当嫌疑人进入作案现场准备实施盗窃时,科技信息化支队将实时动态推送分局。分局迅速调度快反力量,联合刑侦大队、新安派出所果断出击,一举将吉某等嫌疑人当场抓获,查获疑似赃物及作案工具,并同步开展案件串并工作。
科技信息化支队三大队介绍,针对盗窃案件的特点,智能预警分析模型系统就像一位24小时在岗的“电子警察”,时刻分析数据、更新线索。
同时,民警也没闲着,“哪些小偷常用的招数,系统还没注意到?哪些零碎线索拼在一起,能更快揪出嫌疑人?”大家围坐研讨运算结果的合理性,琢磨着怎么让这个“电子警察”变得更聪明、更靠谱。
“我们用警察抓贼的经验来‘训练’电脑,让那些原本藏得很深的可疑痕迹无处遁形。”三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优化后的系统能更加智能,闪电般分析信息、生成报告,然后像发手机短信一样,“叮咚”一声就直达所属派出所社区民警的手机上。
民警一收到预警短信,马上出动核实。目标就一个:抢在嫌疑人动手之前,甚至在他们还在踩点预谋阶段,就提前盯住、及时制止,把犯罪苗头直接掐灭。
据悉,今年以来,科技信息化支队紧盯盗窃公共设施、涉车侵财和入室盗窃等民生案件,成立类案攻坚专班,创新探索了“研判预警、动态追踪、同步侦破”的打防机制,强化以打促防、以打促安,累计有效预警217次,全市盗窃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55.2%。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发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arb.org.cn/1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