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汉亨克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克”),空气里似乎都飘着一丝令人愉悦的奶香。这家企业如今最引以为傲的拳头产品,是他们自研的国产稀奶油。
今年7月9日,记者跟随武汉市东西湖区走马岭市场监管所副所长杜礼杰一行,来到亨克进行回访。
亨克展厅内摆放的产品
“您之前可能使用过进口的安佳、总统牌稀奶油,贵,还常断货!”亨克相关负责人陆华亮聊起创业初衷,打开了话匣子。早在2012年,企业就敏锐地察觉到,国内高端烘焙原料严重依赖进口,存在“货源不稳、价格波动、周期漫长”三大痛点。特别是当年疫情来袭、进口受阻的窘境,坚定了他们的决心——研发量产中国人自己的高品质稀奶油。亨克联合国内知名高校食品学科,成立研究所埋头苦干,终于在2022年实现国产稀奶油的批量生产。产品一经推出,凭借稳定的品质和更优的性价比,迅速赢得市场青睐,销量一路飙升,技术也迭代到了第八代,无需冷冻储存,无需解冻环节,可在冷藏环境下使用。
此后,不少同行加快了研发进度,国产稀奶油赛道日益火热,国家也适时提高了行业门槛——稀奶油的新国标出台了。
对一直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亨克来说,这本是展现优势的机遇。他们雄心勃勃,计划扩产建新厂,并着手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增项事宜,以适应新国标要求。
可就在今年5月底,这个关键的“办证”环节好像卡壳了。
杜礼杰(右一)和同事来企业回访
“主要是新国标对生产条件和检测能力要求更高了。”陆华亮解释道,过去他们执行的是企业标准,部分检测可以送外进行。但按新要求,要顺利办下增项许可,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自检能力,这意味着企业要扩充实验室的资质能力,添置一批关键的检测设备。
时间不等人,市场订单火爆,新厂计划箭在弦上。办证周期长、设备缺口成了摆在亨克面前的现实难题。
此时,走马岭市场监管所出手了!
6月4日,得知亨克的困境,杜礼杰当天就带着队伍来了。他们先后五次深入工厂车间“找茬”,为企业把脉问诊。杜礼杰和同事们先后指出亨克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车间部分通道门未封闭、车间内存在积水、下水道排水不畅、“三防”措施不足等,并且现场提出整改措施,指导优化。
“最关键的是,市场监管所的同志对照新国标,仔细了解了我们的生产流程,建议我们增加了原料乳的脂肪分离设备,完善工艺流程。”亨克工作人员回忆道。6月18日,走马岭所和区、市市场监管部门再次来到亨克,给予了通过现场核查的结论。
从符合标准到拿许可,还有一段路要走——从设备的采购、调试、再到完成审批流程,按常规走需要较长时间。亨克等不起,市场更等不起。
走马岭所就这样当起了“加速器”和“协调员”。他们积极与区、市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反复沟通协调,为亨克争取开通了一条审批快车道。6月24日,亨克顺利拿到了增项许可。
企业生产线
“全程只用了不到半个月。” 亨克的工作人员语气里满是感激,“练好内功是基础,但关键时候,市场监管部门的‘神助攻’,让我们跑出了加速度!”有了这张许可证,亨克可以更自信地深耕国产稀奶油这片蓝海,让更多消费者用上优质、稳定、性价比高的“中国奶油”,国产稀奶油的故事,正翻开更香浓的新篇章。
结束回访、跟随杜礼杰一行回到走马岭所时已是中午一点,所里的同志没有午休,还在处理上午收到的投诉举报。
杜礼杰说,这是他们工作的常态,因为食品是东西湖区传统支柱产业之一,食品工业年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占武汉市食品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故而京东等电商平台转给属地的投诉信息较多,同志们都挺辛苦。
“在基层监管所,不光要做食品安全的守门人,也要做中国味道自立自强、飘香世界的铺路人。”
(通讯员:蔡明珠、汪子轶 )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发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arb.org.cn/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