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在“一米七”原址建绿色超级工厂

7月16日,随着首批钢卷装车驶出厂区,运往南方某制造大厂,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硅钢部新能源无取向硅钢分厂正式投产运营。继武钢一号高炉、“一米七”轧机工程之后,中国钢铁工业史上又多了一个标志性符号。

新工厂重建在武钢二炼钢厂原址之上——这里正是当年举世闻名的“一米七”轧机工程核心“三厂一车间”之一。如今,老厂拆除,一座高端、绿色的硅钢超级工厂在原址新生。

武钢在“一米七”原址建绿色超级工厂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硅钢部新能源无取向硅钢分厂。 肖僖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厂区外立面由白色环保材料和黑色防尘玻璃构成。厂房一侧连接着厂区展馆。展馆前,“建设全球硅钢第一品牌”的标语赫然醒目。

走进厂房,几乎见不到传统钢厂中成堆的钢卷与轰鸣的吊车,取而代之的是40余台智能小车高效穿梭,“钢卷不落地”的现代物流模式有序运行。

“从工艺装备到物流系统,再到生产流程设计,全部是武钢自主研发。”该厂厂长唐爽介绍,新工厂总投资近40亿元,采用全球首创的十余项核心技术,构建起“5G+智慧管控平台”,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工厂。

数据显示,在这一厂区内,热处理产线轧制可达每分钟200米,整体效率较老硅钢厂提升50%以上。更关键的是,在磁感、铁损等关键物理性能上,新产线已达国际顶级水准,具备与日韩等全球钢企同台竞争的能力。

武钢在“一米七”原址建绿色超级工厂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硅钢部新能源无取向硅钢分厂“钢卷不落地”的现代物流模式有序运行。 肖僖 摄

这一厂区内,建设有武钢首条完全服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线,设计年产能55万吨,可为440万辆(全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的三分之一)新能源汽车提供核心材料。

无取向硅钢是制造电机、压缩机等关键部件的核心材料,被称为“钢铁产品中的工艺品”。除新能源汽车外,其产品还可应用于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智能传感器等前沿领域,延伸覆盖新兴产业的活跃区。

武钢在“一米七”原址建绿色超级工厂

展示厅内展示硅钢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 肖僖 摄

记者了解到,目前,整座工厂实现全流程绿色化生产,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00万吨,相当于36万公顷森林的年吸碳量。在服务城市产业升级的同时,这家老牌钢企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完成了角色转变,从污染源头转变为绿色屏障。

紧邻新能源硅钢厂,武钢高端取向硅钢绿色制造结构优化项目也在加紧建设。该项目预计明年建成后,将年产22万吨高端取向硅钢,应用于风电、光伏、核电等新能源领域。

从为新中国炼出第一炉铁水的一号高炉,到开创中国钢铁工业现代化先河的“一米七”轧机工程,再到如今高端化、绿色化的钢铁新地标,转型之路上,武钢始终以奔跑者的姿态回应“时代之问”。

值班编辑:冯瀚莹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发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arb.org.cn/9962.html

(0)
武汉发布网的头像武汉发布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15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6日

相关推荐

  • 郭元强盛阅春会见生命健康产业企业家代表

    5月2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会见前来参加九州通医药集团创立40周年活动的生命健康产业企业家代表。 郭元强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企业家来汉表示欢迎,对他们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武汉经济社会发展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武汉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

    2025年5月28日
    1700
  • 70年考古发掘实证 盘龙城:中国双大河文明的枢纽

    盘龙城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镶金片饰件,这也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绿松石镶金饰件。 5月1日,《十年一城: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盘龙城遗址图片资料展》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启幕,其中大量照片是首次向公众展示;同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孙卓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举行了一场名为《十年一城——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的公益讲座,可容纳120人的现场座无虚席。 此时,距离…

    2025年5月3日
    1600
  • 单个科室一年接诊超140万人次 市一医院建设国内一流皮肤病“院中院”

    一个科室年门诊量超140万人次,这就是武汉市第一医院的皮肤科。该院皮肤科主任陈柳青介绍,在市级医院特色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下,皮肤科由“科”升“院”,将建设成全国顶尖、国际有影响力的皮肤病特色专科,建设成高水平研究型皮肤病专科医院。 7月11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利济路院区看到,该院皮肤病专科大楼与医疗综合楼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施工中。作为市级重要民生…

    2025年7月14日
    300
  • 保护电网,50多只“猫头鹰”来站岗

    4月19日,在武汉市经开区纱帽街10千伏滩头渔场支线的一处电线杆上,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运检一班员工张保亚站在梯子上,高高举起一根长达5米的绝缘操作杆,将一只1:1等比例的“猫头鹰”挂在了杆塔上。这只能够摇头晃脑、眼睛发光、真假难分的“猫头鹰”是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最新采用的新型仿生驱鸟器。 驱鸟“猫头鹰”牢牢固定在电塔上。 在纱帽街,随处可见水塘。这里三面环水,长…

    2025年4月21日
    2500
  • 看了《速度与激情8》,才发觉这是自动驾驶汽车史上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速8》为全球的科技极客们献上的大礼——无人车是如何变成丧尸大军的。

    2017年4月17日
    5411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