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超级工程”渐行渐近,重庆破局,宜昌“躺赢”?
每经记者|肖纯 每经编辑|金冥羽
三峡水运新通道来了
近日,三峡船闸迎来运行22周年。
自2003年向社会船舶开放通航以来,三峡船闸年货运量从最初的3400万吨攀升至目前最高1.69亿吨,连续11年突破1亿吨,更连续3年突破1.5亿吨。
为破解黄金水道“卡脖子”难题,三峡水运新通道的建设构想应运而生。
早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12名代表就联名提交《关于尽快启动三峡过闸新通道建设的建议》。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推进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
十多年来,有关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的呼声愈发高涨。不过,三峡船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运行条件最复杂的内河船闸,相关论证工作显然难度不小。如今,种种迹象显示,这一“超级工程”正渐行渐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项目拿到了动工“许可证”。此前交通运输部透露,该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不久前在会见三峡集团董事长刘伟平时也表示,将全力以赴做好项目筹建工作,确保工程高效推进、如期开工。
三峡水运新通道是三峡工程之后,长江干线上最大的综合性工程。它的到来,将对区域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发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arb.org.cn/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