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颜值”大桥成功合龙,从武汉开车去这些地方能省3小时

5月25日上午10时18分,由湖北交投投资、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宜来高速公路关键控制性节点工程——柴埠溪特大桥成功合龙。宜来高速通车后,从武汉行车至鹤峰只需要6个小时,比原来节约3个小时;至来凤只需要7个小时,比原来节约3个小时。

“高颜值”大桥成功合龙,从武汉开车去这些地方能省3小时

宜来高速公路是湖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七纵五横三环”中“五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北省提出的打通三大都市圈断头路、瓶颈路之一。其中柴埠溪特大桥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采用“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双向2车道省道”建设,是湖北省境内首座省道与高速公路同层共建的斜拉桥,主桥全长904米,主跨480米,桥面宽44.5米。该桥也是世界最宽双边工字钢组合梁斜拉桥。

“高颜值”大桥成功合龙,从武汉开车去这些地方能省3小时

柴埠溪特大桥雄踞柴埠溪大峡谷之上,桥面距谷底近300米,主塔顶部距谷底约500米,其刚劲挺拔、简洁轻盈的造型设计与周边群峰叠翠、蔚为壮观的高山峡谷景色完美地融为一体,加之当地雨水丰沛,一年中云雾天气多达100多天,形成“桥立云端、云海翻腾、宛若仙境”的绝美景象,建设者们“踏云凌霄”,造就了不一样的工程建设之美,也让大桥成功出圈,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众多摄影爱好者争先打卡的胜地。

“高颜值”大桥成功合龙,从武汉开车去这些地方能省3小时

上午10时,记者来到柴埠溪特大桥合龙现场。天空湛蓝,几朵白云从头顶悠悠飘过,阳光洒在峡谷之间,大桥的钢梁结构在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几台大型起重机稳稳地伫立在桥上,长长的吊臂高高扬起,其他各种施工机械也纷纷就位。

随着现场指挥人员一声令下,合龙工作正式启动。起重机缓缓启动,一块长12.25米、宽3.4米的预制板面板被精准地吊起并逐步向预定空隙位置靠近。桥面上的施工人员紧密配合,有的负责测量定位,有的负责焊接。当预制板面板最终精准就位,现场爆发掌声和欢呼声。

从远处望去,合龙后的柴埠溪特大桥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在峡谷之上,与周边的山水相得益彰。

“高颜值”大桥成功合龙,从武汉开车去这些地方能省3小时

柴埠溪特大桥是湖北省首座省道和高速公路同层并行的桥梁。桥上专门预留了10.25米宽的省道通行功能。因“二合一”的结构设计,主桥纵向边主跨之间和横向桥面之间均为非对称结构,大桥结构重心不居中,仿若在两座山头架起了两个“天秤”,建设难度极高。

“这好比在云端之上‘拼积木’。”中交二航局宜来高速项目常务副经理刘海军介绍,由于特大桥位于鄂西南武陵山腹地,昼夜温差最高可达22℃,合龙口宽度变化大,因此实现毫米级精准合龙的难度极大。工程共用了152根斜拉索,270种、819块桥面板,2560个钢结构构件,45.5万个连接构件。

湖北交投宜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公司党委书记孙柏林称,柴埠溪特大桥建成后,将惠及当地16万亩茶园和周边数十万茶农,推动茶旅文化、扶持革命老区发展、加强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协作。

预计宜来高速公路宜昌段今年建成,2026年7月通车。

“高颜值”大桥成功合龙,从武汉开车去这些地方能省3小时

建一块,绿一块

柴埠溪特大桥紧邻被誉为“华中一绝”的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沿线植被丰富,施工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要求非常高。“早在建设初期,我们就提出了打造‘最美大桥’的建设理念。”中交二航局宜来高速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邓居勇介绍道。

“高颜值”大桥成功合龙,从武汉开车去这些地方能省3小时

作为横跨峡谷的特大型桥梁,柴埠溪特大桥的施工受地形限制极大。峡谷两侧山体陡峭,岩石坚硬,大风大雾天气频发,施工环水保风险极高。按设计要求,项目团队需要对峡谷两侧山体进行开挖,为后续搭建主墩施工平台创造有利条件。而大规模的山体开挖,势必会对整片山体的土壤与林木资源产生严重影响。

“如果采取分级开挖的方式,就可以有效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和林木、水土保持率,但施工进度就会大打折扣。”项目副经理沈博说道。“进度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追赶回来,但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的,这是原则性问题!”邓居勇再次强调道。

项目团队最终确定了分级开挖、平整的施工模式。由于大桥位于半山腰上,施工场地极为狭小,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他将本就不“富裕”的场地又划分成若干小区,将设备精简到最少,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调度,从而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分级开挖平整施工方式、桥塔分离式承台设计等措施,减少了施工设计用地近百亩,土方开挖10余万方,大大降低了对山体和植被的破坏。

“高颜值”大桥成功合龙,从武汉开车去这些地方能省3小时

由于柴埠溪特大桥位于迎风坡,加之其独特的峡谷地形,一年中常有暴雨侵袭。为了防止雨季降水对开挖区域造成破坏,项目团队在仔细研究地形地势后,修建了长达数公里的排水沟和排水管道,并且安排专人随时跟踪水土流失情况。

在工程顺利推进的同时,项目团队还成立了一支复绿专班,同步进行植树造林、种草复绿,不仅没有造成任何水土流失,反而周边的植被愈加葱郁了,真正实现了“建一块,绿一块”,受到景区和前来调研的专家学者的大力肯定和推崇。

通过修建排水沟和排水管道,及时复耕复绿,减少了水土流失,维护了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编辑:胡之澜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发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arb.org.cn/7582.html

(0)
武汉发布网的头像武汉发布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6日 下午3:07
下一篇 2025年5月26日 下午3:08

相关推荐

  • 研发出市面上最高最壮的人形机器人 他们平均年龄不到29岁

    这个“五一”假期,世界上最高大、最强壮的人形机器人“劳动者”正在襄阳市古隆中景区展示,观看者人流如织。为创造“劳动者”付出劳动的研发团队来自武汉光谷的一支青年突击队,平均年龄不到29岁。 “劳动者”在襄阳市古隆中景区展示,吸引不少人围观 日前,在武汉市光谷六路格蓝若大厦A座,长江日报记者见到了“劳动者”,它身高超1.8米、体重95公斤,肩膀比一个成年男性还要…

    2025年5月4日
    700
  • 外地观众占九成 《风声鹤“立”》连开12场门票全售罄

    “抢到门票,到了武汉就往武汉说唱团快活里剧场赶,看完《风声鹤‘立’》再去酒店。”“五一”期间,武汉说唱团原创沉浸式喜剧《风声鹤“立”》演出现场迎来众多拖着行李箱的外地游客。主演李聪在微信朋友圈说,“看到全国观众这样买账,必须加油干”。5月1日—5日,《风声鹤“立”》连开12场演出,门票全部提前售罄,其中九成观众为外地游客。 《风声鹤“立”》成为武汉文旅新晋网…

    2025年5月5日
    1100
  • 全国多地游客自驾奔赴武汉 多家景区停车场外地车辆占七成

    湖北剧院停车场停满了外地车辆。 这个“五一”假期,全国多地游客以自驾的方式奔赴武汉。5月2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市内多个景区停车场和路边停车位发现,外地车辆超过本地车辆,部分热门景区外地车辆占七成。 当天中午,记者驾车从汉阳方向前往黄鹤楼,驶离长江大桥匝道行至武汉市第三医院附近时,黄鹤楼公园周边的多条道路开始变得拥堵。 记者发现,首义路、体育路、楚善街沿线路边…

    2025年5月3日
    800
  • 1.6万家光电子企业,光谷、江城、九峰山等实验室集聚,支点之“光”

    5月16日,第20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简称“光博会”)将正式启幕。这一国际盛会,首次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组委会全球系列活动。 作为我国第一根光纤的诞生地,半个世纪以来,武汉握住这束神奇的光,一次又一次站在聚光灯下,推动我国光电子产业领跑全球。 从独树一帜到国际引领,这束神奇的光,正“点亮”武汉的未来,在支点建设中提升“光含量”,在世界…

    2025年5月12日
    900
  • 现可报名,世界铁娃马拉松武汉站“五四”开赛

    日前,记者从世界铁娃国际儿童马拉松组委会获悉,2025年度武汉站的比赛计划于“五四”青年节在长江新区仓埠开赛。目前,报名正在进行中,有意参赛的选手可通过“世界铁娃”公众号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29日。 据了解,本次赛事得到了市科创局大力支持:比赛当天,将有两台光谷东智人形机器人出任“志愿者”,在现场跳舞迎宾,并在发令台为小选手加油鼓劲。同时,东方马城也将派一红…

    2025年4月27日
    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