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北出台“30条”全方位提振消费 数字赋能激发消费活力
长江商报消息 近日,湖北省正式印发《湖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促增收、强保障、优体验、提品质、扩开放、稳环境”六大核心领域,推出30条具体措施,旨在激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战略支撑。
三大路径夯实消费基础
聚焦民生福祉,《方案》首先从收入端发力,通过提升工资性收入增长动力,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夯实消费基础。提出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行动。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和五大现代服务业集群,持续推动楚商回乡、校友回归,实施“才聚荆楚”“技兴荆楚”工程,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将突破70万人,技能培训超40万人。同时,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劳务报酬发放规模,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
经营性收入方面,《方案》提出,湖北将加速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深化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全年计划新增创业担保贷款30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也被赋予更多想象空间,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养、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等新业态,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此外,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也被释放。湖北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多元理财产品,推进农村资产信用贷款改革试点,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探索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激活农户合法住房。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收益分配机制,推动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数字赋能激发消费活力
湖北消费升级路径更加注重体验感与场景感。《方案》明确提出打造新型消费场景,以“数字+”改造为抓手,推动商业综合体、商圈、景区、街区升级。人工智能、扩展现实、全息投影等新技术的应用,将催生沉浸式体验、剧本娱乐、数字艺术等消费新形态。
此外,湖北还将加快“夜经济”提质扩面,打造“夜市+夜游+夜演+夜赏+夜健+夜宿”的融合消费场景,培育20家夜间消费集聚区,发布十大“必点楚菜”“必打卡荆楚美食街”,让“烟火气”更浓,让消费活力夜以继日。
同时,湖北将着力构建“便民+升级”双线消费网络。一方面,建设100个品质型示范便民生活圈,发展社区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模式;另一方面,推动县乡消费升级,改造100个县域商业设施,举办“村BA”“村超”等乡村赛事,激活城乡消费双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将乘低空经济东风,提升武汉经开国际航联、荆门漳河爱飞客等航空运动赛事品牌效应,探索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特色消费新场景。
多维支撑释放消费潜力
消费信心源于民生保障的“底气”。《方案》通过生育养育、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的政策升级,减轻居民后顾之忧。全面推行生育津贴直达个人账户,鼓励托育服务创新;新增6万个公办学位,缓解入学压力;深化医保支付改革,2025年免费筛查慢性病患者超3000万人次。此外,建成100个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完成2.5万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让“银发经济”成为消费增长新引擎。
在商品消费提质方面,湖北以“以旧换新”和“国货潮品”为突破口,投入超长期国债资金,创新“支付即开票”补贴模式,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以旧换新,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住房消费领域也将探索新型房地产商业模式,积极开展城市更新、危旧房改造,并推动住房公积金“既提又贷”政策落地。同时,深挖荆楚文化资源,新增30个湖北老字号品牌,推动“荆楚优品”走向全国。
在服务消费升级方面,《方案》提出,湖北瞄准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等新赛道。2025年前引进300家以上首店,举办100场首发活动;打造2—3个全国知名冰雪旅游目的地。拓展省外疗休养客群,开通跨省银发旅游专列。
此外,湖北以开放促消费,加快武汉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推动医疗、教育等领域优质资源引进;支持露营、民宿等新业态外商投资。拓展入境旅游首站城市建设,通过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免税店运营等政策,吸引全球游客,提升消费国际化水平。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发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arb.org.cn/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