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容易上手、没有门槛,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数据标注师。近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位于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新能源研发基地的览易(武汉)智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览易”)进行探访。这家入选“2025年武汉市人工智能企业认定名单”的企业为智能驾驶行业提供数据标注、数据采集等服务,方案已应用于国内约半数车企。
画面上,一个由密集点云构成的复杂路口场景中,密布着五颜六色的标注点、线。23岁的鲁孜荣点击快捷键,屏幕上自动生成了一条连贯的行驶预测轨迹线。“这是人工智能‘算’出来的,AI还能识别出相应的目标物属性,并标注在旁边。”
该企业由武汉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生、“90后”张雪娇创立,依托该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科研团队,至今成立不过5年。而像鲁孜荣这样的“00后”,在企业占比超50%,研发人员占比超70%。
张雪娇告诉记者,数据标注就是给文本、图片、视频、点云、语音等各种数据“打标签”,标注后的数据可以被AI或机器学习。“以前人工标注单公里道路场景累到手抽筋,如今,览易已实现人机协同,自研的‘AI大脑’能自动完成70%的预标注工作,成本降低40%,效率提升3倍。”
记者了解到,以往智能网联汽车标注就像“拼图游戏”:传感器每秒生成上百帧画面,信息传递有损耗,车辆反应迟钝,遇到复杂路况容易“卡壳”,甚至直接“罢工”。
“览易通过内嵌AI算法的4D标注工具,让标注升级为‘全能视角’。”张雪娇说,海量数据被打包成包含300—500帧的“时空短片”,标注员就像导演,要助力车辆AI大脑连贯理解场景,决策不能“断片”,真正趋近人类司机,“我们给吉利、理想、蔚来等国内大部分车企的自动驾驶系统‘喂’过数据。企业数据方案助力某品牌端到端辅助驾驶上车,消费者反馈很‘丝滑’。”
编辑:宗夏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发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arb.org.cn/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