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黄酒,这个曾被央视《新闻联播》点赞的“脱贫密码”,如今已蝶变为年产值突破40亿元的富民产业,其酿造技艺更被列入省级非遗。近日,记者跟随十堰市房县城关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深入当地黄酒企业,揭秘这壶琥珀色琼浆背后的“监管密码”。
侵权仿冒毁品牌声誉?数天就解决了!
走进庐陵王酒庄展厅,鲜黄酒、起泡黄酒、甜型半甜洑汁酒、清爽半干老黄酒、樱桃黄酒等十几种系列产品映入眼帘,其果香与米香交融,酒味与甜味平衡。
“每一滴庐陵王黄酒,都蕴含着南水北调源头水的纯净与房县优质糯米的甘甜,经由我们特制的小粬精心发酵,成就了产品独特的口感。”庐陵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童建兵介绍,多款鲜爽黄酒产品深受大众喜爱,目前公司年销售额已过亿元。
产品销量好了,仿冒产品也悄然出现。2016年,该公司主推了一款名为“庐陵王酒匠”的480毫升黄酒产品,销量很高,但没过多久,市场上出现了一款从包装设计到字体字号都一模一样的产品,价格还低一倍。
“这让消费者产生误会可不好!如果对方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说不定还会损害我们企业的品牌形象!”情急之下,童建兵找到城关市场监管所,请求帮助调解,让相关涉事企业立刻停止侵权行为。
城关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接案即查,经查,庐陵王酒业生产的“庐陵王酒匠”产品外包装,于2022年1月取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而某公司生产的四款黄酒商品使用与“庐陵王酒匠”外包装近似的包装进行销售,涉嫌侵犯庐陵王酒业外观设计专利权。
“在证据链清楚的情况下,当年7月,我们请双方公司代表人来到所里接受调解。责令涉事公司立即停止生产其涉嫌侵犯庐陵王外观设计专利的四款产品,同时召回已上市但并未销售的产品,并在各大购物平台下架产品。”城关所副所长金勇介绍:“当时,涉事企业很快就做出了停产、下架等处置措施,庐陵王酒业也不再追究其责任,双方最后握手言和。”
“没想到,只用了几天就帮助我们维了权,感谢城关所对我们老品牌的守护。”童建兵激动地说。
小细节藏着大讲究?难怪能香飘海外!
作为房县黄酒产业龙头,庐陵王酒业如今已拥有21项专利,其鲜酿黄酒标准堪称“湖北精品”。这背后是市场监管部门“六个统一”的标准化工程:从糯米种植基地到灌装车间的全流程管控,从地理标志认证到电商平台的精准营销。
城关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检查产品GI标识
“你看,酒瓶包装上印的GI标的颜色和结构是不是改变了?这可不规范啊!”6月18日,在对庐陵王酒庄的例行检查中,金勇一眼就发现了商品包装上的问题。“按照《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和《房县黄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GI标志必须原图下载使用,不得进行艺术化的改变。”“好!好!好!”童建兵立马掏出手机与酒品包装的厂家进行联系,立即整改了不规范标识。
“标识的不规范,不能看成是小事,你们在日常经营生产中,可要注意这些‘要命’的小细节,提升企业品牌的管控水平。”金勇语重心长地说。
“酒要好,根基得牢!”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深知这个道理。他们还把整个黄酒产业链请进了省级质量提升的“锻造炉”。请来外面的“高手”把脉问诊,给企业做培训、定标准、建追溯体系,样样不落。
执法人员深入酒企生产车间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庐陵王酒业冲在前头,联合国家级的发酵行业专家,成功将生物抑菌保鲜法融入房县黄酒的发酵工艺中,取得两项专利技术。记者从庐陵王现代化生产车间的传送带上,取下一瓶刚刚经过灌装、打包的黄酒。“它竟然还是热的,就直接灌装了!”童建兵介绍:“这可与我们的生物抑菌技术息息相关,有了它,再也不怕黄酒发酵后炸瓶了!”
市场监管局的“工匠”们心思细得很,他们手把手帮助企业对标国际顶尖水平,一项项地查、一项项地改,只为让这瓶黄酒香飘得更远。
今年6月的日本大阪世博会上,当日本的客商品尝到来自中国湖北房县的黄酒时,“鲜爽绵甜、醇厚悠长”的独特风味频频引发赞叹。问及企业产品口感好的秘诀时,参展企业都说,这与当地制定黄酒相关标准,从源头保障产品的质量密不可分。
这壶从古老诗篇中流淌出的琼浆,在市场监管部门的“规范”与“服务”下,房县黄酒的品牌之翼日益丰满、强健。正以标准为骨,以创新为魂,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和乡村腾飞的希望,振翅飞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通讯员:王波 龚典 张秀娟 )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发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arb.org.cn/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