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在就业超市学习了三天,6月接到了第一单‘陪诊’,40岁的我也能转型。”家住软新社区的叶兴荣之前干餐饮,经过学习后成了一名陪诊师,在忙碌奔走间,她觉得自己的生活特别有盼头,“我能感觉到,自己在向前走。”
先培训,后就业,一条龙服务让不少有“技能焦虑”的居民成功上岗。记者走访发现,佛祖岭街道、九峰街道、花山街道等部分就业超市免费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通过考核后就能自主就业,陪诊师、助浴师、数据标记员等新兴岗位还不少。半年来,在上述三家就业超市中,已有百余名居民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创业就业。
佛祖岭就业超市。
培训、就业都包了,不少居民培训后就上岗
去年,叶兴荣关掉了经营多年的早点铺,专心照顾住院的父亲。挂号、取药、陪护……那段日子,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医院里。今年,当生活渐渐回归正轨,她决定重新找工作,偶然看到了陪诊师技能培训时,照顾父亲的经历让她对这个职业产生了强烈共鸣。
叶兴荣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满了4月学习时的培训内容。从陪诊服务市场需求分析到服务流程与操作规范,从沟通技巧到具体案例分享……实际陪诊中需要什么,就业超市就教什么。“老师刘小焕在陪诊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三年多,她的经验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课后,她又在刘小焕的推荐下学习了陪诊师的线上课程,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
今年6月,叶兴荣接到了第一单——陪同外地来汉的小冉(化名)做微创手术。她提前了解了小冉的病情和需求,甚至细心地准备了一包红枣。“手术后喝点红枣水,能帮助恢复气血。”
刚到医院时,叶兴荣敏锐地察觉到小冉的紧张情绪,便主动和她聊天,缓解焦虑。手术结束后,叶兴荣准备了温热的瘦肉冬瓜汤,还特意用热水瓶帮小冉暖手臂。看着忙前忙后的叶兴荣,小冉心中升起一股暖意,她告诉记者:“真的特别感谢她,如果不是叶姐陪着,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叶兴荣的“师兄”周登登也师从刘小焕。2024年从IT行业离职后,周登登曾陷入长达3个月的求职困境,投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去年10月底,周登登参加陪诊师培训后,迅速找到了新方向,如今已在行业内站稳脚跟。眼下,他正筹划开发一个陪诊服务平台,希望用技术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陪诊服务市场需求很大,多亏了就业超市‘领进门’,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助浴师、数据标记员……“培训+就业”缓解企业用工难
除了陪诊,助浴、数据标记、智能体培训等新兴职业培训也是“香饽饽”。“我们的培训课堂场场爆满,50人的教室常常挤得满满当当,还有人站着听课。”佛祖岭街就业超市工作人员卢晋芳介绍,目前,该就业超市已推出包括DeepSeek职场应用、数据标记、面点烘焙、卤菜制作、助浴服务、非遗簪花、陪诊等8门实用课程,累计帮助50多位居民实现就业创业。
培训课程的火爆并非偶然。随着陪诊师、助浴师、数据标记员等新兴职业的兴起,许多求职者因缺乏相关技能而望而却步,而企业却面临“招工难”的困境。为此,部分就业超市推出“定向培训-精准就业”模式,打通技能培训与用工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6月12日,武汉利普数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来到九峰街就业超市,开展第一期数据标记员培训,3天内22名待就业居民成功上岗。点点鼠标,辨别公路病害并描述类型,每天灵活工作6小时,每月就可以获得4000元的酬劳。“现在数据标记岗位缺口大,急需用人,这种‘培训即上岗’的模式有效缓解了我们的用工压力。”企业负责人张庭辉表示。
袋鼠宝宝家政服务(武汉)有限公司负责人杨莉芸也在就业超市吸纳了两名学员就业。6月19日佛祖岭街就业超市的助浴培训中,54岁的张玉琼手脚麻利、学习速度很快,课后,杨莉芸主动邀请她加入助浴团队。
学员正在学习助浴。
“在培训中发掘合适人才是高效的招聘方式。”杨莉芸深有感触。如今,她已主动与部分就业超市达成合作,定期举办公益培训课程,既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也为企业储备优质员工。这种“培训+就业”的良性循环,正在为更多求职者打开职业新天地。
编辑:熊展平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发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arb.org.cn/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