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通车25年来第4次封闭“体检”,国内首次使用稳态激振方法测试大桥“心率”
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
摄影:极目新闻记者 李博
通讯员 董德禹
5月24日凌晨,通车25年的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开始第4次为期3天的“体检”。专业人员在国内首次使用稳态激振的先进方法,测试大桥“心率”。
5月24日零时02分,极目新闻记者现场看到,封闭的白沙洲长江大桥桥面上,4辆载重均为30吨的渣土车,以时速10公里的速度,并排由西向东,缓缓前行。
载荷30吨的渣土车,开始进行动载测试
“此次体检共需3天,第一天体检,每辆渣土车以时速10公里至60公里的速度,一晚上在桥面上来回跑12趟。来回跑的过程中,还进行了跳车、刹车以及脉动等测试。”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监测中心主任叶仲韬说,桥上安装的300多个监测点,实时采集车辆通行产生的振动数据。
测试现场
技术人员时刻关注检测点位数据变化
第二天体检,则以静载测试为主。30多辆渣土车,并排停在桥面指定断面。主要检测在设计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受力和变形的状况,以评价承载能力。
第三天测试,首次使用稳态激振方法对桥中间3个点位进行激振试验。
“桥面振动起来,会产生轻微抖动。停止激振后,令其自由衰减。”叶仲韬说,这个新方法为国内首次使用,用于测定桥梁阻尼比和振动频率,并与2017年测试数据进行比对,主要是测试白沙洲长江大桥的“心率”是否正常。
半个月后,形成白沙洲长江大桥的体检报告,健康状况一目了然,相关结论,为今后的大桥运营、维修和管养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据介绍,白沙洲长江大桥自2000年9月通车以来,先后于2000年、2008年和2017年进行了3次“体检”,今年5月23日,是第四次体检。该桥设计通车能力为5万辆/日,如今,通车流量达13万辆/日。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发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arb.org.cn/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