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条步行街打开互学互鉴窗口
专家建议:开发街区文旅APP 不断提升游客体验
江汉路游人如织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今年五一假期,本报派出三路记者,以沉浸式采访体验的形式,聚焦三城三条步行街的特色亮点、文旅融合等内容,以“三条步行街的对话”为主题展开全媒体报道,受到三地网友的普遍关注,也打开了一扇互学互鉴的窗口,助力三座城市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擦亮城市消费新地标。专家表示,三条步行街的魅力在于各自独特的历史底蕴和市井气息,就根本而言,都要在不断提升游客的体验上下功夫。
独特IP才是魅力所在
5月4日,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特聘教授尚重生关注到本报“三条步行街的对话”系列报道,他表示,三座城市的步行街各有特色,又有相似之处,值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城市步行街的存在,它不只是城市一条简单的商业街,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和一个标志性的商业体。”尚重生表示,无论是武汉江汉路、成都春熙路还是长沙黄兴路步行街,它们虽然是商业的,但也是历史的,也是文化的,都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城市历史印记在现代的延续。
尚重生表示,不同城市的商业步行街,它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春熙路步行街的“爬楼熊猫”雕塑、江汉路步行街的欧式建筑长廊、长沙黄兴路步行街座无虚席的子夜餐厅,步行街的独特IP才是最吸引游人的地方,成为人们了解一座城市最鲜活的窗口。
“建议三条步行街从安全性保障、精细化设计、智能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针对三条步行街互学互鉴的方向,尚重生称,步行街的安全和舒适程度很重要,如厕和休息区的建设要更加精细化,照顾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同时在智能化管理上,借力人工智能、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成果助力整个街区的提升改造,给用户的消费习惯画像,更好地实现街区后期保障和优化调整。比如三座城市可以增设一个步行街专属的APP,实时查询和了解步行街里的商户情况、优惠信息和排队情况等,帮助游客一键寻找心仪的商铺、餐厅,也能精准定位游客所在位置,更加方便地规划行程。同时,实时客流数据大屏及实时巡查系统的引入,可以做到对步行街内人、物、场实时观察,让整个街区的安全管理、客流引导等工作更简单、高效、直接。
体验为王创新为要
江汉路步行街如何更具活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邓爱民认为,江汉路步行街上有很多历史老建筑,它们静默伫立,见证过商贾云集的繁华盛景,承载着几代人成长的温暖记忆。如果能将这些老建筑从“历史标本”转变为“生活秀场”,遵循“文化为魂、体验为王、创新为要”的核心理念,成为市民可参与、可互动的文化空间,让市民能看得见、走得进、摸得着,真正让它实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共生,让每一块砖石都向游客诉说大武汉的故事,让每一处角落都流淌着人文的温度。
繁华一条街,点亮一座城。邓爱民称,成都春熙路、武汉江汉路、长沙黄兴路步行街都是都市圈消费能级、文化形象与人气引力的集中体现,这些商业街区通过“引流、聚势、共振”三个维度,正在持续为城市发展赋能。
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度整合各方资源,强化文化领域的联动效应,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团队将充分借鉴成都春熙路步行街、长沙黄兴路步行街的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探索出一条差异化竞争与协同化发展有机融合的特色路径。通过创新业态布局、优化消费场景、提升服务品质,为江汉路步行街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持续擦亮这张承载城市记忆与商业活力的“金字招牌”,让江汉路持续焕发全新光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发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arb.org.cn/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