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很幸运,能为中国高铁的最新速度尽一份力” 90后小伙“玩砂”走上国家级领奖台
朱建敏进行砂颗粒分析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特约通讯员 白菲斐 通讯员 沈正华 全俞坤
湄洲湾跨海大桥、青峪口水库……这些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一砂一石都得通过朱建敏及其团队的“考验”。
4月30日,襄阳90后小伙、34岁的朱建敏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极目新闻记者来到他所在的中铁十一局一公司诚达检测公司,探访这位“全国技术能手”的“梦工厂”。
2014年朱建敏从河南城建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毕业后,入职中铁十一局一公司,在宝汉高速公路项目部从事试验检测工作。
钢筋、水泥、砂、碎石、混凝土……所有建筑材料,都需要检测合格后,才能用于项目建设中。两年的历练,让朱建敏熟悉了项目建设的全流程。
2015年10月,集团公司主办“砂颗粒分析试验”技能大赛,选手需在最短时间内对一份砂样品进行细度模数估测并进行试验验证。朱建敏眼睛一看,双手一摸,瞬间给出答案:2.8。而后,经过试验操作及数值换算验证,他给出的答案分毫不差。
2016年,朱建敏来到银西铁路项目部,担任工区试验室主任,建立起了一套混凝土管控体系,解决了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混凝土施工性能不佳、结构物外观质量不良等问题。 2019年,他入选中铁十一局参赛队,备战中国技能大赛——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职业技能竞赛。
在接近半年的集训中,他制作了400多份不同比例的混凝土, 最终在国赛中获得第三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成为该公司试验检测序列走上国家级领奖台的第一人。 2020年,不到30岁的朱建敏站上了竞聘总工程师的演讲台,并脱颖而出。如今,公司的初始检测参数从461项增至1397项,服务网络遍布全国,累计实现内外部创效2000余万元。
福厦铁路湄洲湾跨海大桥是我国首座跨海高铁矮塔斜拉桥,2021年11月,大桥开启桥面的无砟轨道道床板的施工,试验段混凝土拆模后外表总是会出现气泡,影响美观。项目部请朱建敏“出马”,他赶赴施工现场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调配、试验验证和优化调整,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保证了无砟轨道的施工进度。
2023年6月28日,朱建敏兴奋得久久难以入眠。就在这一天,CR450试验列车呼啸着驶过湄洲湾跨海大桥,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1公里!这是中国高铁的最新速度。他说:“我很幸运,能为中国高铁的最新速度尽一份力。”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发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arb.org.cn/5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