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这场大会上,民营企业家直呼“干劲更大了”!
“我们的目标是十年内实现营收翻十倍,努力成长为武汉的‘根企业’。”4月27日,武汉市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会上,九州通、聚芯微电子、科前生物、嘉晨电子、芯擎科技、模态跃迁科技等6家优秀企业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分享了企业发展经验和未来展望。
大会上,《武汉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发布。这份被企业家称为“民营经济二十条”的政策文件,将“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列为首要举措,武汉民营企业家们直呼“干劲十足”!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云:力争5年内新产品销售额占20%
九州通是一家集科研、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科技驱动型全链医药企业。2024年公司位列中国500强企业第176位,中国民营企业第55位。2025年开年以来,经营态势良好,销售和利润均实现了较好的增长。
“今年我们的销售目标是1818亿元,增长目标是8.3%。”九州通医药集团董事长刘长云表示,将始终聚焦大健康行业,不断拓展新赛道、新业态、新模式。“我们要珍惜机遇,抢抓机遇,绝不躺平,以爱拼会赢的精气神,抓好企业发展。”
今年2月17日,九州通作为代表企业受邀参加了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刘长云直言,感到非常自豪,也倍受鼓舞、倍感振奋,“让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
刘长云说:“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新产品战略,打造武汉数字经济标杆企业。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研发机构,研发人员100多人,并与多个研发机构、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力争在未来5年内,使新产品相关业务的销售额占比达到20%,毛利额占比达到50%。”
“作为有着3万多名员工的企业,九州通将继续坚持‘稳就业、不裁员、不降薪’的原则,让员工思想稳定,安心工作,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九州通还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公益机构,在乡村振兴、助教助学等方面贡献爱心和力量。”刘长云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练好内功、坚守主业、做强实业,为促进武汉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武汉市聚芯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德珩:十年达成百亿营收,打造武汉版德州仪器
“聚芯微电子核心团队成员大多是在武汉成长的80后、90后,我本人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对武汉富有深厚感情,为家乡做贡献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刘德珩介绍,当前,聚芯微电子以武汉光谷为中心,在荷兰埃因霍温、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布局研发和市场中心,“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中国的德州仪器。今年年初,我们设定了一个目标:十年内实现营收翻十倍,以今年10亿营收为基础,保持每年30%的增长率,十年达成百亿级营收。”
刘德珩在会上发言
据了解,聚芯微电子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设计的创新型科技企业,目前光学传感、3D光学芯片出货量位居国内第一,智能音频芯片出货量位居国内前三。2022至2024年,公司营收先后突破1.3亿、2.5亿、6.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突破2亿元,为去年同期的187%,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将突破10亿元,并实现扣非净利润1亿元。
刘德珩介绍,公司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武汉本地优秀大学资源,坚持走好创新路。同时横向拓展平台化产品线,纵向推进产业链整合,最终成为世界级混合信号芯片公司,带动本地千亿级产业发展。
武汉模态跃迁科技有限公司CEO邴龙志:10年达成百亿级AI领军企业
模态跃迁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武汉土生土长的AI大模型企业,致力于以多模态大模型、AI Agent等技术驱动产业智能进化,为千行百业提供AI动力。
邴龙志在发言中介绍,作为一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我们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武汉大学,硕士、博士占比超85%,平均年龄仅25岁。
“DeepSeek向世界证明了,大模型不是只有美国能做好,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好自己的本土大模型,我们中国的年轻人也能做出震惊世界的AI技术。”邴龙志说,现在,美国斯坦福等地的多家具身机器人团队都在使用模态跃迁的相关技术。企业还得到了国内外头部企业合作伙伴认证。
邴龙志透露,未来,模态跃迁将“努力打造武汉AI新地标”。“我们将继续加深底层技术研发,深化与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汉大学等产学研合作,围绕机器人、智能制造、高校教育等领域,下一步,将开展大模型应用落地‘三大攻坚’行动,推进‘大模型基座+垂直场景’研发迭代升级成为‘跃迁基座2.0’。”邴龙志说。“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万亿级的AI产业革命,我们希望在近5年保持每年2至3倍的增长速度,10年达成百亿级AI领军企业并实现上市。”
武汉嘉晨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劲:剑指2030年市占率第一
“随着新能源汽车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武汉嘉晨为全球90%的新能源主机厂提供服务并合作,在全球五个城市设有研发机构,为全球新能源主机厂提供解决方案。”武汉嘉晨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劲介绍,武汉嘉晨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电动车辆高压安全系统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立足于自主掌握的核心技术,武汉嘉晨聚焦新能源市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快速、可靠、定制化的系统配套解决方案。
张劲透露,武汉嘉晨专攻研发、制造新能源电动车高压安全系统,客户覆盖国内八成新能源主机厂,研发中心遍布全球多地,拥有100多项专利授权。“当前,武汉嘉晨深入实施‘123’战略,到2030年,力争全球市占率达到第一,年营收破200亿。”张劲表示,未来,武汉嘉晨将加强技术研发攻关,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推动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汪子元:实现“卡脖子”产品突破
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汪子元在会上披露,公司正加速构建覆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载计算等全场景的高端芯片解决方案,以自主创新技术重塑全球汽车芯片产业格局。
作为国内车规芯片领域领军企业,芯擎科技于2018年成立于武汉经开区,专注研发高性能车规级芯片。其自主研发的“龍鹰一号”智能座舱芯片已实现重大突破——作为国内首款量产的7nm车规级芯片,该产品凭借单芯片集成“舱行泊”一体化功能的技术优势,2024年登顶国产智能座舱芯片市场份额榜首,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更值得关注的是,芯擎科技推出的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AI算力达512TOPS,达到国际顶尖水平,成为首个填补国产高阶自动驾驶芯片空白的标杆产品。该芯片创新内嵌服务器级国密算法,为车企构建“舱驾一体”架构提供核心支撑,预计2026年实现规模化装车应用。
汪子元介绍,目前,芯擎科技已构建全球化市场版图:除吉利、一汽红旗、东风、长安等国内头部车企外,产品还成功进入德国大众等国际车企供应链,并在东南亚、欧洲、美洲市场实现定点突破。2024年末,公司斩获德国大众长期大额订单,标志着国产芯片首次在全球顶级车企实现规模化替代。
汪子元表示,未来三年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深化与全球车企在技术研发、生态共建等领域的合作,另一方面加速推进“星辰一号”等新一代芯片的量产进程,以“中国芯”驱动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
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慕琳:推动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在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慕琳披露创新发展战略。这家深耕动物防疫领域20余年的高新技术企业,正以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为引擎,引领行业转型升级。作为国内非强制免疫猪用疫苗市场七连冠得主,科前生物持续突破技术壁垒,为养殖业筑牢健康屏障。
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科前生物正加速布局新兴赛道:在新洲区建设两个生猪精准育种基地;同步推进的昆虫蛋白项目。
陈慕琳表示,科前生物将持续增强公司的创新能力,建设和完善新型动物疫苗研发平台,对现有疫苗产品的质量与临床应用方案进行持续创新。并通过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等多种研发模式,加大对宠物、反刍动物等生物制品产品的研发和投入,为武汉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发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arb.org.cn/5385.html